自今年4月底以來,豬價止跌回升,是否預示著此輪“豬周期”結束?今年3月底約5元/斤的出欄價已經觸底,5、6月份開始,豬價將步入恢復性上漲通道——
下半年豬價有望震蕩上行
養殖戶應密切關注市場行情,有序補欄適時出欄
記者房寧
4月底以來,連跌19周的國內生豬價格迎來止跌,特別是5月上半月,在兩周的時間創出10%以上漲幅,之后漲幅又迅速回落。記者了解到,此番豬價上漲仍屬恢復性上漲,當前生豬供應量充足,并不支持豬價持續回升,后市豬價在小幅回落一段時間后將震蕩上行。專家建議,養殖戶應當有序補欄,適時出欄。
缺乏基本面支持“詭異”漲幅難持續
“生豬出欄價過了‘五一’突然暴漲,從最低時的4.8~4.9元/斤漲到近7元/斤,但也就維持了一周左右,這幾天又回到了6.5元/斤上下。”5月23日,湖北松滋市匯龍生豬集團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松在電話里告訴記者,這個行情是他沒想到的,至于原因,他不明白。
實際上,4月份最后一周,全國活豬均價已經微漲。跟陳松一樣,不少業內人士猜中了“微漲”這個開頭,卻沒猜到5月上旬“猛漲”的結尾。
據農業部監測,5月份第1周,活豬均價11.68元/公斤,環比上漲6.2%;第2周,均價12.87元/公斤,環比上漲10.2%!而4月份的最后一周,這一數字僅為0.3%。
“短短10天,漲幅就超過10%,這在供需矛盾最突出的2011年也是沒有過的。”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認為,3個月下跌,10天就回到原點,這個行情有點“詭異”,“豬不缺,需求不旺,沒有支持這種漲幅的理由。”
從供應看,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的月屠宰量比3月增長6.78%,比去年同期增長11.48%。從需求看,據多年市場表現,年初和年尾的生豬消費量占到全年的60%以上,僅僅3天的“五一”消費拉動作用非常有限。
“供需關系支持豬價從5元/斤漲到6元/斤,但難以支持兩周時間蹦到7元,這不正常。”搜豬網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在我國生豬產業鏈成熟度不高的背景下,不排除大型屠宰企業運作、養殖戶惜售助漲的可能。
坊間曾有“國家發改委約談雨潤、金鑼等大型養殖屠宰企業”的消息傳出。但有分析認為,我國屠宰企業分散,即便大型屠宰企業聯合起來,其所占市場份額也并不足以操縱市場。業內人士分析,受國家對凍豬肉的收儲、大型屠宰企業旺季備貨以及節日消費帶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微漲”確實給低迷已久的豬市釋放了積極的信號,飽受深度虧損之苦的養殖場戶盼漲心切、壓欄觀望,又助漲了部分地區的豬價。
據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監測,5月9日,白條豬批發均價比前一周上漲33.53%。與此對應的是,這一周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是今年3月份以來最少的一周,比前一周下降9.74%,比前兩周下降14.26%。此外,白條豬的單重普遍由理想單重70~75公斤/頭提高到80公斤/頭以上,壓欄現象可見一斑。
業內人士認為,大企業“操作”也好,養殖場戶壓欄也罷,對豬價長期的走勢影響有限。因為缺乏供需關系支持,這波兇猛的漲幅只維持了半個月。在5月第三周,全國活豬均價的環比漲幅回落至3.6%,第四周環比漲幅則為-0.3%。
來源: 畜牧商城—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