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北京市順義區率先啟動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當時簽訂的保險協議也是全國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第一單。
2014年1月,人保在四川推出“規模養殖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單”,當豬糧比低于6:1時,投保戶即可按約定獲賠。1月13日,該公司正式為成都兩家投保規模養殖戶全年出欄生豬“跌價”損失提供高達1500萬元的保障。
2014年起,山東濱州、臨沂、日照、濟南、德州、萊蕪、濟寧等7市啟動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試點。5月22日,山東首單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在鄒平縣畜牧獸醫局簽訂,成為全國首次由政府為養殖戶買單的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業務。鄒平縣畜牧獸醫局與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濱州市鄒平支公司簽訂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項目政府采購合同》,由鄒平縣依托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為全縣50戶生豬養殖大戶購買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這也是全國首次由政府為養殖戶全額買單的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業務,首次實現了由財政為養殖戶購買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的創新。
從5月中旬開始,甘肅高臺縣巷道財政所、畜牧站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對該鎮符合參保條件的能繁母豬和奶牛進行實地核查,并逐一建立檔案進行參保。工作人員通過講解政策、圈舍實地核查、農戶簽字蓋章確認的方法,對全鎮進行投保的養殖對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核實,對符合條件的豬和牛統一建立檔案,并辦理了參保手續。截止目前,全鎮共有245戶7681頭能繁母豬進行了參保。據悉,此次能繁母豬保險每頭母豬的保單是60元,政府補貼48元,農戶只出12元,非正常死亡時保險公司賠付每頭1000元。
2014年5月底,湖北省生豬保險正式啟動,并率先在松滋、公安、潛江、麻城等地試點。當生豬出欄行情低于6:1的豬糧比盈虧線時,由保險公司予以補貼差額;當高于盈虧線時,則由養豬戶享受相關收益。保費,由政府補貼出大頭,養豬戶出小頭。先期,主要在養豬大戶中推行。
6月4日,湖北省“生豬保險第一單”在松滋誕生。截至目前,已有七八家養豬大戶投保,所投生豬總量接近3萬頭。據介紹,養豬戶對此比較積極。目前,每頭豬保費一般為24元,其中,政府補貼14元、養豬戶自掏10元。
另有湖南、浙江、重慶、大連等地試點推廣生豬保險。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是繼國家收儲后地方政府可實行的利農政策。
來源: 畜牧商城—中國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