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在東莞,享受了“蕩秋千”的政策待遇。曾因下達“禁豬令”而引起全國關注的東莞,又確定要養豬了。昨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從東莞官方獲悉,東莞今年年底前將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及“適養區”,確保2012年至2019年生豬出欄量達到15萬頭以上。
東莞官方稱,將進一步出臺關于生豬養殖的文件。政策風向轉變之后,東莞并未放棄之前拿起的“環保”牌。文件中稱,在2011年底前,東莞將研究 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及“適養區”,確立生豬養殖選址、環評、防疫等準入門檻,嚴格審查,確保生豬養殖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相適宜。
“上面”有要求,東莞還養豬
東莞官方面對豬,政策上有點糾結。2007年12月4日,東莞一位副市長透露,2009年起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引發一場軒然大波。一時間, “東莞容不下一頭豬”的說法流行全國,東莞官方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2008年3月,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透 露,東莞已取消“禁豬令”。就這樣,“禁豬令”悄然流產。
但自“禁豬令”之后,東莞對本地養豬再未有過正式的肯定。東莞市經信局和農業局在東莞之外,近至惠州博羅,遠至河南,大量認定“供莞生豬定點基 地”,以使定點基地豬可供應量達到800萬頭/年,是東莞實際消費量的2倍,并要求東莞市場流通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基地。官方稱東莞本地符合條件的生 豬基地也可以申報,但實際上從未有過本地養殖場入圍。
就在本地養豬的話題早已被淡忘的時候,東莞突然出臺一份文件,不僅沒有“禁豬”,還規定了本地養豬的任務。這份近日以東莞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 的《東莞市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物價工作方案》,稱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生豬自給率,本地生豬應急供應能力明顯增強。這是多年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東莞為何突然又要在本地養豬了?文件透露的信息顯示,壓力和動力可能來自于上級。廣東省給東莞下達了生豬養殖任務,要求2012年至2019年 期間,本市生豬出欄量每年達15萬頭以上,2020年起每年達10萬頭以上。而廣東省之所以給東莞下達任務,又來自于更高層面的要求。今年7月底,國務院 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生豬生產平穩健康持續發展防止市場供應和價格大幅波動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確保本地區生豬生產能力不下降。
年內劃定養殖范圍
盡管從任務量看,東莞本地養豬的任務量是在減少,但這份文件今后若不被廢止,東莞到2020年將仍然有本地豬。
東莞官方在文件中稱,近半年來,全國生豬及豬肉產品價格出現持續大幅度上漲,帶動牛羊禽及禽蛋產品價格上漲,影響了城鄉居民的生活。為保障東莞 市的生豬生產,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因此出臺了這份文件。文件規定,重點抓好本地生豬規范養殖、生態養殖,增強生豬及肉品應急供應能力,并采取多 項措施穩定生豬及肉品供應,防止肉品價格異常波動,保障質量安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除了對本地養豬的任務量做了規定,保證“生豬供應充足,不脫銷、不斷檔”,東莞還要求保證豬肉的質量安全,具體指標為供莞生豬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東莞官方稱,將進一步出臺關于生豬養殖的文件。政策風向轉變之后,東莞并未放棄之前拿起的“環保”牌。文件中稱,在2011年底前,東莞將研究 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及“適養區”,確立生豬養殖選址、環評、防疫等準入門檻,嚴格審查,確保生豬養殖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相適宜。
具體措施
確保學生食堂價格基本穩定
為了做好豬的工作,東莞將有一系列的動作。根據《東莞市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物價工作方案》,東莞將實現聯網視頻監控豬的衛生,將提高因防疫需要而撲殺的生豬補助標準,并將確保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
1、獸醫待遇有保障
東莞將對獸醫做到“定崗定員”,落實經費,明晰責任,提升市鎮兩級官方獸醫隊伍履行檢疫、監督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能力。今年內將全面建成一支統一管理、業務素質良好、工作盡責高效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防疫員的工資待遇將有保障。
2、視頻監控動物衛生
各鎮街今年內將全面完成動物檢疫申報點建設任務,并按標準完善牲畜定點屠宰場無害化處理設施,提高無害化處理能力。東莞還將加快推進動物衛生遠程視頻系統建設,2012年底前,全面建成市鎮兩級視頻監控系統并實現聯網對接。
3、豬肉安全有經費保障
東莞將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要求,將生豬口蹄疫等重大物疫病免疫和監測等防控費用納入市、鎮財政年度預算,每年足額落實專項經費。
東莞還將提高因防疫需要而撲殺的生豬補助標準,由目前的每頭600元提高到800元;將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損失補貼由每頭500元提高到800元;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給予每頭80元的補助。
4、果斷清理養豬“黑戶”
東莞將強化執法監督,依法嚴厲查處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行為,果斷關閉未經批準的養豬場。
5、確保學生食堂價格基本穩定
東莞將采取定點供應儲備食品、落實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加強學生食堂管理等多種方式,確保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
6、密切監測豬肉價格
東莞統計部門將加強和完善生豬調查制度,做好以生豬為重點的主要畜禽生產、肉品消費調查和統計,及時發布生豬存欄和出欄數量等信息。物價部門將 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加強生豬價格監測,做好價格變化預警。各有關部門將根據形勢的發展,逐步擴大監測調查點覆蓋范圍,提高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及時提出 應對措施。
東莞“養豬史”
10年前
養豬業曾是東莞重要行業之一,本地豬肉不僅可以保障東莞全市的供應,還賣到香港市場。10年前,東莞有14家供港生豬養殖場,年供港量達20多萬頭,在香港市場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
2005年4月,東莞開始大規模地開展“四清理”工作,其中重要一項內容,就是清理養殖業污染“四清理”結束時,全市留下約10萬頭生豬。部分東莞養殖戶放棄養豬,部分遷往鄰近東莞的惠州、博羅等地繼續養豬。
2006年
2006年開始,東莞著手認定“供莞生豬定點基地”,目標是使東莞生豬可供應量達到800萬頭/年,是東莞實際年消費量的2倍。此后幾年,東莞陸續認定了數批基地。
2007年
轟轟烈烈的“四清理”之后,東莞養豬出現反彈,到2007年年底,東莞官方稱保守估計全市約有75萬頭豬。
2007年12月4日,東莞市一位副市長在東莞市清理畜禽養殖業污染工作會議上透露,2009年起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理由是“解決畜牧業污 染”、“東莞養豬不劃算”,引起軒然大波。東莞市農業局、經貿局等單位紛紛出面,堅稱“禁豬令”是科學決策,并稱從2008年1月1日起,屠宰場只準屠宰 來自于“供莞生豬定點基地”的豬。
2008年
2008年年初,受冰災影響,湖南至廣東韶關的重要交通要道一度中斷,市民擔憂靠外地豬能否保障東莞生豬供應。東莞官方回應稱,“禁豬”的態度沒有改變。
2008年3月,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東莞已取消“禁豬令”。就這樣,“禁豬令”悄然流產。
同年,在諸多復雜因素影響下,東莞將屠宰場所屠宰的豬100%來自“供莞生豬定點基地”的實現時間,推遲至2008年年底。
2009年
2009年3月,東莞官員稱東莞屠宰場屠宰的豬已有90%來自“供莞生豬定點基地”,距離100%的目標還有一定落差。東莞將屠宰場所屠宰的豬100%來自“供莞生豬定點基地”的實現時間,再次推遲至2009年年底。
2011年
東莞供應香港的養殖場僅剩2家,且出口量急劇減少。
2011年8月25日,東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東莞市保障生豬生產穩定物價工作方案》,本地養豬再度進入政府決策。
采寫:南都記者陳偉華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