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生豬(外三元)均價12.61元/公斤,較2月21日下跌0.12元/公斤,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多地下跌,其中,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豬價全線下跌,跌幅不算太大,華北地區多地有上漲。
記者了解到,隨著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國內生豬價格由高位跌至相對低點;10-11月份豬價雖強勢反彈,但12月在養殖集團集中沖量和需求端利好提前兌現的情況下,國內豬價開始下降。2022年春節對需求的提振力度不及預期,加之生豬供應充足,豬價延續下行態勢;春節過后需求疲軟,養殖端看空后市而降低體重積極出欄,豬價加速下跌。
“預計未來兩個月內豬肉價格不會有較大程度的回暖。雖然從規律上看,兩節帶來的旺盛消費需求會帶來豬肉價格的季節性反彈,但是目前生豬存欄量總體處于高位,能繁母豬數量等指標都高于歷史平均水平5%以上。隨著前期破產的生豬產能逐步出欄,預計未來兩到三個月生豬出欄量將依舊較大,加之近期全國消費形勢相對低迷,因此,豬肉價格仍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一方面是養殖戶普遍看空后市行情,紛紛降低出欄體重、積極出欄,另外就是全國生豬產能處于階段性過剩。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認為,生豬每公斤12.5元,監測的生豬養殖成本線大概是在每公斤15.4元。很明顯,價格已經跌到成本線以下,近期養殖場戶每出欄一頭商品豬,頭均虧損要超過300元。
當前,生豬繼續下行的壓力還有沒有?豬周期是否已經見底?
“由于飼料價格上漲,豬糧比已經一度跌到1∶5,近期回升到1∶6左右。這使得散戶擴張產能的動力受到明顯壓制,養殖生豬都在虧損線以下。因此,預計未來生豬存欄量將會緩慢下降。豬肉市場特殊情況決定了如果生豬供給在減少2到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就會明顯穩定。”王梅婷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2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據監測,1月24日-1月28日當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57∶1,連續三周處于5∶1至6∶1之間,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設定的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視情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地方按規定開展收儲工作。
農業農村部2月17日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環比增長9.4%,同比增長23.6%,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0萬頭,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7個月累計調減274萬頭,向著正常保有量有序回調。
在王梅婷看來,由于近期豬肉收儲政策不斷出臺,豬糧比回升到1∶6,對于大部分規模性養豬戶而言,如果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繼續維持當前的養殖規模,已不會虧損。這和過去3個月,生豬養殖虧損嚴重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加之由于散戶加快出欄。預計未來豬肉價格會相對堅挺,不排除出現明顯上漲的可能。
當前,生豬價格下跌對養殖企業及養殖戶來說,應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
“目前A股上市的龍頭企業,不僅有生豬養殖板塊,還包括了種豬繁育、飼料、疫苗等。加上龍頭企業在非洲豬瘟行業方面較散戶有更大的優勢,其產能還在逆勢擴張,這就迎來了未來高增長,一方面通過全產業鏈來穩定收益,另一方面,也在通過公司加農戶等形式不斷的分散風險。而對于規模性豬肉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金融市場鎖定飼料和豬肉價格波動風險,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王梅婷進一步表示。
文章轉自中國經濟時報,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