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6個月下降
我們注意到近日農業部廣布的2015年10月份生豬存欄信息顯示,能繁母豬存欄下降了0.1%,已連續26個月下降。由于母豬是養豬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母豬減少意味著出生仔豬數量的降低,直接影響生豬存欄量的變化。
二、生豬存欄已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
同時公布的生豬存欄上升0.3%,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養豬人都知道,生豬存欄由以下數據決定:期初生豬存欄,出售肥豬,出生仔豬,期內死亡數量。
公式如下:期末生豬存欄=期初生豬存欄+當期出生仔豬-當期出售肥豬-當期死亡
隨著連續26個月能繁母豬數量的減少,當期出生仔豬數隨之減少,假設當期死亡的數量為0的情況下,只有當期肥豬數量連續4個月減少而且低于出生仔豬數的的情況下,生豬存欄才有可能連續小幅增加。這是唯一可以解釋目前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出現目前數據變化的理由。
繼續分析數據,我們可以理解為需求量下降情況下的生豬存欄結果,也可以理解為需求量穩定、生豬出欄體重增加情況下的生豬存欄結果。
一頭肥豬100千克出欄與110千克出欄的變化在生產豬肉的意義上相當于多出欄10%的生豬,一頭肥豬100千克出欄與120千克出欄的變化在生產豬肉的意義上相當于多出欄20%的生豬。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生豬存欄持續低位的情況下,生豬價格還會出現下降的現象。
當然,從國外進口低成本的豬肉,在一定程度上對豬價的影響也同樣存在,雖然作用時間并不肯定。據統計局報告2015年1—9月份進口豬肉已超過51萬噸,而去年全年才進口54萬噸。
三、2015年春節前豬價可能回升
隨著春節的臨近,養豬戶們開始紛紛猜測今年的節前行情。我們知道,在過去的7年中,只有一年春節后價格上升,就是2011年豬價破紀錄的年份,而且節前價格都不是當年的高點。在過去的7年中價格高點多出現在8月份前后,只有兩年在春節前,為2010年和2013年。
2016年春節前價格會達到高位,春節后下行嗎?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們知道目前生豬存欄處于低位,供應相對偏緊,每年春節消費量相對其他月份屠宰量高出很多,比每年中的其他月份高出25%以上,因此價格高企的可能性存在。但能否突破前高,取決于肉食品消費結構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而大幅度影響春節豬肉消費以及是否大幅度降低豬肉日后的消費需求。
從供應層面講,豬價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較小。
四、2016年豬價走勢
根據能繁母豬存欄的情況,出生仔豬數降低必然影響到明年的肥豬出欄。當然這一點也可以通過提高出欄體重的辦法予以彌補。因此,看好明年豬價形勢雖然是必然結論,但受制于進口豬肉數量和出欄體重增加的影響,豬價突破前高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來源:畜牧商城—維爾好資訊